六月的台北,夏意盎然,晴朗的天和熏热的风,在台北的空气里,处处弥漫着台北国际电脑展(也即Computex TAIPEI 2018)的热闹与激情。
据主办方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TAITRA)的官方数据反馈,今年Computex TAIPEI 2018规模有1600家展商、5000多个展位、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多观众,再创新高。展会主题与时俱进,涉及人工智慧 (AI)、5G、区块链(Blockchain)、物联网技术应用(IoT)、创新与新创(Innovations & Startups)、电竞与虚拟实境(Gaming & VR )五大主题。
说起台北国际电脑展,1981年首次举办,至今年2018年是第38届,作为亚洲最大的信息技术产品展览会,也作为仅次于德国汉诺威CeBIT展会的全球第二大信息产业展览会,其在亚洲地区的品牌沉淀与影响,是屈手可指的。
目前Computex 三大展馆之一的南港展馆二期正在竣工,准备明年迎接更多的展商。
展期从6月5日至6月9日。
国科亿道作为亿道集团的成员首次亮相Computex TAIPEI 2018便一鸣惊人,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
国科亿道三防产品展区,体现其硬件长远优势的加固型平板及笔记本。
欢迎您前来参展,明年国科亿道一定会给您带来更出色的表现!
5月7日,2018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在北京老国展隆重开幕,国科亿道作为国科环宇的子公司首次亮相国防电子展。国科亿道产品无论在质量,还是外观方面,都获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以质量求生存、以技术求发展是国科亿道始终不变的追求。
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迄今已举办十届,本次是第十一届,本届展览会在嘉宾人数、展区面积、参展商数量等方面再创新高。5万行业观众,4万平米展区。展会期间,来自海内外军工产业领军企业、军工集团、科研院校、“参军”高新技术企业、防务媒体等国防电子人共赴盛会,进行产品展示、技术交流,采买对接等。
本届展会,吸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士、法国、芬兰、以色列、意大利、澳大利亚、丹麦、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家参展企业参展。
这张高清图由航天科技集团抓总研制的高景一号03、04星传回,按照台媒的描述:“台北市区赫然在列,包含101大楼、国父纪念馆、台北市政府都映入眼帘,分辨率之高,连路上车辆都可辨识。”
高景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五院抓总研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商业化运营。高景一号03、04星的成功运转,标志着我国首个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四星组网完成。
高景一号的主要用途在于商业,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对地遥感数据服务和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政府管理、农林水利、资源环境、应急减灾、互联网、金融保险等众多传统及新兴行业。
实际上不只是台湾,中国的卫星早已能“照遍”全世界,连美国最神秘的51区,也被中国的国产卫星曝光过。
去年5月19日,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官微@长光卫星 发布了一组卫星图,我国最先进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卫星群以高清晰度拍摄到了,位于美国本土内华达州的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和美国空军基地,让广大网友首次一睹美国最顶级空军基地全貌。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于2014年12月1日成立,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拍摄到这组振奋人心图片的“吉林一号”卫星就是该公司在2015年自主研发的。
据长光卫星公司官网介绍,2015年10月7日,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组星成功发射,开创了我国商业卫星应用的先河,同时也创造了由一个研发团队一箭成功发射四星的历史。
“吉林一号”主要为民用,是一颗对地观测卫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为精准的地理信息,同时还能实现灾害勘察、粮食产量评估、通讯等任务。
据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他们去年还发布了商用对地观测卫星拍摄到的美国军用造船厂的清晰图片,其中美国航母与驱逐舰等清晰可见。
这一次被晒出卫星照片的是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Nellis AFB),它距离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CBD区域东北13公里,占
地4600公顷。
作为空中作战司令部的一处设施,内利斯空军基地是美国空军空中作战中心的所在地,并且是一个主要的为美国和外国军用飞机机组提供训练的地方。
照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到F-15,F-16和A-10战机,还有指挥所,训练中心,机库和所有飞行跑道。从除了机库里面无法看到以外,可以看到大约数十架各型飞机。
从左到右:F-16战斗机F-15战斗机A-10攻击机
有消息说美国正在研发2.5米级的地球同步轨道光学侦察卫星,使用的是光学薄膜成像。无独有偶,中国也已研发出静止轨道卫星使用的4.03米直径、2.5米分辨率的单体碳化硅反射镜,正在研发20米直径、长度100米、1米高清晰度分辨率的薄膜镜。
由此看来,在这个领域,中国不仅成功的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将进入最领先水平,到时候就真的是“一切尽在掌握”。
现如今,卫星导航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人出门几公里离开导航就会迷路,不少国人更是言必称GPS,习惯性的将“导航定位”等同于美国造的GPS。但你不知道的是,智能手机和导航仪的信号来源很可能在几年之间已经“易主”——“中国造”的北斗系统,正在强势进入卫星导航产业。这不,美国GPS刚刚与北斗签署兼容与互操作协议,也算打压不成终于服软了,但这次的合作会影响我军信息安全么?
北斗与GPS实现兼容 导航定位精度更靠谱
11月29日,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王力主席和美国国务院乔纳森·马戈利斯助理副国务卿的见证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冉承其主任与美国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戴维·特纳副主任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根据声明,两大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实现民用信号互操作,并将持续开展兼容与互操作合作。声明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电联框架下实现射频兼容,两系统民用信号B1C和L1C实现互操作。用户同时使用北斗和GPS民用信号,无需显著增加成本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此次声明的签署,标志着北斗和GPS在卫星导航系统的设计、建设方面,可以实现信号兼容使用,进一步提升导航定位精度,更好地服务全世界的用户。
“北斗三号”的发射能够实现全球组网,相当于现在的GPS,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使用北斗导航系统。之前的北斗二号只是区域性地覆盖到亚太地区,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以后能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走出去”战略很好地契合。北斗三号预计在2018年能够覆盖“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这样对于我们国家提倡的许多战略都会有影响作用。就像共享单车,他们都在向海外布局,如果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还没有跟上的话,这些共享单车在海外只能使用GPS导航系统。
在过去五年,北斗技术不断同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经济结合。这给了北斗系统“换道超车”,超越GPS等世界其它导航系统的机会,北斗技术融合新经济将继续下去,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
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北斗对我国意义重大,称其为“国之重器”丝毫不为过。此次与GPS签署兼容与互操作协议,堪称北斗发展的历史性一步,既体现了中国北斗的实力与地位,也展现了中国军工的强大自信心。
2017年10月12日,亚马逊亚马逊在北京召开了Kindle的新品发布会。这次发布的全新Kindle Oasis采用了全新7英寸超清电子墨水屏、升级智能阅读灯,让你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欢乐,轻薄的金属机身设计方便携带,此次设计的最大亮点就在于IPX8级防水设计,为阅读体验带来了颠覆性变革,拓宽了阅读环境,彰显了此次发布会主题--“阅无限·悦无所限”。
自核武器诞生以来,就一直被视为能够毁灭世界的末日武器,被各国所忌惮。除了威力毁天灭地,其后续所带来的二次破坏也是无可估量,对于生态环境的毁灭是长期无法修复的。不过,迫于当前国际反核浪潮高潮迭起的压力,逐渐沦为强国装点自己国力的“摆设”。同时取而代之的新式武器孕育而生,如了镭射激光、电磁轨道炮等高能武器,以及“上帝之杖”这种科幻武器。
上帝之杖又名为上帝之杵天基动能武器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军星球大战计划中提出的初步构想。这种新型天基武器反应速度快、命中精度高,令敌人防不胜防。从太空发射后,能毫不费力地摧毁大型建筑群和几百米深的地下掩体,是打击战略目标的“杀手锏”,而且还不会产生辐射。
光听名字一定是一种极为先机的高科技武器,其实不然,原理非常简单,采取垂直攻击的方式,就像陨石撞击地球一样,因此它获得的动能巨大,以11公里/秒约为4000马赫的速度打击地面时所产生的破坏力也相当大,其威力相当于一枚小型核弹。从太空离轨到对地面打击仅需11分钟,不及洲际弹道导弹三分之一时机。
“上帝之杖”从研制至今,某些问题可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有不少瓶颈问题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如何发射到位的问题,二是高温损耗问题,三是精确制导问题。除此之外,效果也是未知,由于从来没有进行模拟实验,攻击效果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并且美军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上帝之杖”的部署。
不仅就此,据香港《明报》称,中国正在研发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新型战略威慑武器,以对抗美军反导系统。如研发成功后,对中国而言无疑是又添一件见血封喉的利刃!
一顶尖技术使中国不再怕核弹:俄都造不出
能够在太空中对刚刚发射的洲际导弹能够及时发现的技术究竟有多复杂?以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前苏联才拥有这项顶尖技术。自从苏联之后,俄罗斯都已经无力研发、保持这项世界顶尖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部件就是红外天基预警卫星,现在全世界除了美国以外,还有一个国家能够建造并发射这种卫星,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在今年3月份,中国科技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报道中称,中国现在已经有了“尖兵”系列侦察卫星和“前哨”系列红外预警卫星,两大类的军用遥感卫星的存在。这也是中国首次证实中国已经开始构建覆盖全球的预警卫星网络,这套无形天网会给中国撑起一把顶天立地的又看不见的核导弹保护大伞。
现在全世界在轨的天基红外预警卫星只有中国和美国才有,苏联以前是有的,但自从到了俄罗斯时代,无力维护并补发新的卫星,所以俄罗斯实际上天基红外预警能力是缺失的。虽然俄罗斯知道原理设计情况,但是造不出来。
说到红外天基预警卫星有多么神奇,主要是它能对刚刚发射数秒内的洲际导弹进行侦测和追踪。大型弹道导弹发射的时候会在尾部产生上千度的尾焰,从地面到空中会形成非常明显的热能通道。在天基红外卫星看来就是一条闪亮的线。
天基红外预警卫星采用的是红外高速扫描探测器和和窄视场凝视跟踪探测器双传感器模式,可以对固定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跟踪,对这一片区域进行5-6次/分钟的概括扫描,发现目标第一时间切换到窄视场凝视跟踪探测器,10秒钟内就能确认是否是一颗弹道导弹,在90秒内回传给地面相关参数,由地面确认是否发起全局警报。
这样至少会给人留足10分钟以上时间来反击对方的弹道导弹。到时候是决定使用拦截系统进行多层次拦截,还是决定发射自己的洲际导弹来反击对方,就是留给最终决策人思考的事情了。
如此强悍的高技术装备,造价注定不菲。因为多数红外预警卫星都要在地球同步轨道或者远地环绕轨道上长时间运转,所需要的卫星平台也是一种能够承受长时间高负荷使用的超大型平台,而且星上要搭载大量的高灵敏度红外传感器以及高性能的星上处理芯片,这些设备造价都不菲。
以美国的预警卫星来衡量,开发一颗天基红外预警卫星的费用大约平均是200亿人民币一颗,算上发射费用大约会在280亿人民币左右。对比同样发射一颗用于太空转播的民用卫星,大约就需要20亿人民币就足够了。其中巨大的差距不难看出,这种装备的稀有程度。
虽然中国的卫星发射成本普遍低于其他国家,但是根据历来中国航天在国际上报价来看,最多也就能比美国少约30%的费用。这么算来,也要大约到200亿人民币发射一颗,要覆盖全球至少要3颗长期在轨,那么这套系统算上地面配套建设和补网星,1000亿人民币差不多打住了。这绝对是中国现役最贵的一款装备了,就算回顾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单颗原子弹或者氢弹都没有这么贵。
但是这也是贵的值当,如果没有这样的全球预警系统,美国人是根本不会承认你具备反导能力。最近外媒公布了中国“红旗-19”反导系统拦截试验“4发4中”拦截成功的消息,就是印证中国的天基红外系统有效性的最好体现,你不侦测到怎么拦截呢?
所以,为了预防与他国直接对射洲际导弹的情况发生,建立一套天基全球洲际弹道导弹预警系统是相当必要的。也正是中国这款史上最贵卫星的意义所在,能够为中国国人在头顶撑起一片核保护伞,有了矛也有了盾,这样才不用担心有人动不动就高喊核打击。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2017年12月刊报道称,中国轰-20战略轰炸机目前仍处于最后设计阶段,还未生产样机,加上保密等原因,目前互联网上任何关于轰-20的所谓模型及图片都不真实。
《汉和防务评论》2017年12月刊报道截图
汉和还表示,中国空军一共设立了6大战略装备发展目标,包括战略轰炸机、战略预警机、战略反导等任务,而研制战略轰炸机则是战略装备研发的重要一环。汉和称,不久之后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轰-20战略轰炸机、战略红外预警卫星、新一代战略反导系统亮相。
中国未来隐身战略轰炸机想象图(制图:草根设计师&东方的太阳)
这篇报道中提到,空军战略的确立,使得美国成为了中国空军战略武器的首要打击目标。所谓“战略性武器”就是指具备远程、核常兼备攻击能力,具备打击战略目标能力的武器。汉和强调,轰-20战略轰炸机在立项当初,就被确定为能对美国本土实施核常兼备打击的战略性机种。
5年前的立项工作使得中国空军确立了在15年内发展新一代的战略轰炸机的基本目标。汉和认为,从研制055型导弹驱逐舰、歼-20战斗机的经验看,由于中国军方资金充足,同时拥有运-20大型运输机的研制经验,所以轰-20的研制速度可能比外界预料的更快。
中国亚音速隐形轰炸机想象图(制图:草根设计师&东方的太阳)
汉和称,虽然轰-20不会采用图-160的设计思路,但中国仍可能会研究图-160的气动外形和武器打击思想,以便于更好地设计轰-20。轰-20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战略空军即将具备从空中对美国本土进行核常兼备进行打击的能力,可以对美国本土形成真正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而目前仅靠轰-6K是无法做到的。
虽然中国肯定不会完全仿制B-2隐身轰炸机,但其无疑是中国研制战略轰炸机过程中重要的参考型号
汉和认为,中国空军的任务规划决定了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设计的轰-20必须具备以下战术特点和要求:
1.在能够携带6枚KD-20巡航导弹的前提之下,航程达到5000公里以上,空中加油后航程超过10000公里
2.具备两个隐身化弹舱,至少可容纳6枚射程接近2000公里的KD-20巡航导弹,载弹量不低于25~30吨
3.拥有超音速能力,且具备隐身能力,但由于材料工艺的差距,可能并不会酷似美国B-2隐身轰炸机
4.试飞阶段的轰-20有可能采用俄制D-30-KP2发动机,而批量生产型的轰-20则可能会采用中国国产的发动机
5.轰-20将比歼-20更加保密,即使生产样机也只会像当年的B-2那样停放在厂房内,目前各种曝光的各种轰-20模型及卫星图片都不是真实的
汉和还表示,轰-20轰炸机如果要真正具备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设计难度恐怕相当之大。